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偏袒

偏袒

源见“左右袒”。偏护一方。清昭梿啸亭续录.先恭王之正》:“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


偏袒”指偏向一方、袒护一方之意。

其字面意思是: 露出右肩或左肩。佛教徒露出右肩,以示对佛祖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易于执持法器。

此语源于 《汉书·高后纪》: 刘邦死前,已料到有人会谋反,他把希望寄托在忠厚、勇猛的太尉周勃身上,对众人说: “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死后,果然吕后专权,大力培植吕姓势力。周勃想到先皇的重托,决心夺过吕后的兵权,恢复刘氏的帝业。他把军士们召集在一起,宣布了自己的主张,并对大家说: “你们凡是拥护吕氏的,右袒; 凡是拥护刘氏的,左袒!”话一讲完,军士们纷纷露出了左肩表示拥护刘氏,听他的指挥。

后世根据这样一件事,形成 “偏袒”一词,以表示在两方之中偏向、袒护一方的意思。


【词语偏袒】   汉语词典:偏袒

猜你喜欢

  • 藏舟去壑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郭象注:“舟日易矣,而视之若旧;山日更矣,而视之若前……故向者之我,非复今我也,我与今俱往,岂常守故哉?”王先

  • 九折臂而成医

    见“三折肱为良医”。《楚辞·惜诵》:“~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 目中无人

    源见“目无馀子”。谓狂妄自大。《红楼梦》七回:“因他仗着宝玉和他相好,就目中无人。”主谓 心目中没有任何人,形容骄傲自大,唯我独尊。廖辉英《爱情良民》:“真是,那个案子我也不赞成,太为所欲为了,~,全

  • 山中无历日

    唐代太上隐者《答人》诗:“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是说因隐居深山,隔绝人世,忘却了时日。

  • 谢兰燕桂

    源见“谢庭兰玉”、“五桂联芳”。称颂能光耀门庭的子弟。清 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卷三:“将来长大成人,定是谢兰燕桂。”并列 谢兰,“谢庭兰玉”的省称;燕桂,指燕山窦氏五兄弟:窦仪及弟俨、侃、缗、僖。

  • 相顾失色

    因惊恐而面色苍白地互相看着。出自五代人段希尧的事迹。段希尧(878-956年),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年)为卫州录事参军,后改任洺州纠曹。石敬瑭镇太原,又被辟为从事。后石敬

  • 山公坐池

    源见“山公醉酒”。指宴饮。唐 韩仲宣《晦日重宴》诗:“陈遵已投辖,山公正坐池。”

  • 闉阇

    《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郑玄笺:“阇读当如彼都人士之都,谓国外曲城之中市里也。”后人据此以“闉阇”指城市街里。唐张九龄《南阳道中作》诗:“驱马历闉阇,荆榛翳阡陌。”【词语闉阇】

  • 随车一雨

    同“随车甘雨”。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天遣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 画鸦儿

    源见“涂鸦”。形容初学书画诗文技艺稚劣。宋苏轼《蝶恋花.佳人》词:“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头已作伤春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