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偃禾起

偃禾起

太平御览》卷八四引《琴操》:“周金縢者,周公作‘金縢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继承)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是时周公囚诛管(叔)、蔡(叔)之后,有谤公于王者,言公专国之权,诈策谋,将危及社稷,不可置之。成王闻之,勃然大怒,欲囚周公。周公乃奔于鲁而死。成王闻公死,且怒之,而伤之,以公礼葬之。天乃大暴风疾雨,禾稼皆偃(伏),木折伤。成王惧,发金縢之书,见周公所为武王悼、命以身赎之书,成王执书而泣曰:‘谁言周公欲危社稷者?’取所谗公者而诛之,戮于国。天乃反风霁雨,禾稼复起。成王作思慕之歌。”

又《艺文类聚》卷一引《尚书》:“周公居东二年,天大风,禾尽偃,大木斯(离、析)拔。王(周成王)启金縢(音téng)之书,迎周公(周公名旦,武王弟,成王叔)。天乃返风,禾尽起。”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为了安定天下,周公姬旦代理朝政。管叔蔡叔等散布流言,攻击周公危害国家。后管、蔡又勾结武庚一起叛周。周公奉成王之命,在诛灭武庚、流放了管、蔡后,避居东都。当时适遭天灾,周成王开启金縢书(武王病中,周公向三王祈祷,请求代武王病。史官记录祝辞,放在金縢柜中。这就是后世所称的“金縢书”),才知道周公公正勤劳,于是执书悔过,迎接周公回来。这时,原先被暴风刮倒的庄稼,又全都直立起来。

“偃禾起”的故事虽带有天人感应的唯心论色彩,但周公的公正诚实,成王的自责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旧时迷信,故常以“偃禾起”用为天人感应,天助有道的典故。

《会稽典录》载:天大旱,夏香谏县令葛君说:“昔殷汤遭旱,以六事自责,而雨泽应澍(澍,雨润物);成王悔过,偃禾复起。”


猜你喜欢

  • 五花八门

    本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五花:即五行阵。八门:即八门阵。后用以比喻事物花样繁多,变幻莫测。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

  • 屯剥

    《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孔颖达疏:“屯,难也。”又《剥》:“剥,不利有攸往。”孔颖达疏:“剥者,剥落也。今阴长变刚,刚阳剥落,故曰剥也。小人既长,故不利有攸往也。”屯剥,本为

  • 豹藏雾

    同“豹隐南山雾”。宋黄庭坚《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生涯鱼吹沫,文采豹藏雾。”【词语豹藏雾】   汉语大词典:豹藏雾

  • 入境问禁

    进入别国的国境,须先了解那一国的法禁,以免触犯。《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竟:境,指国境。国:都城。偏正 禁,法令,禁律。进入别的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明当地的禁令,以免触

  • 柏舟之节

    《诗.鄘风.柏舟》诗:“凡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雨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序:“其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故共妻作此以自誓。”相传春秋时卫国的共伯早死,父母逼迫他的妻子共

  • 甘泉烽火

    《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汉文帝时,匈奴的骑兵侵入代句注边,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宫,逼近长安,威胁汉室。后因用为边塞战事之典

  • 衔木鸟

    同“衔石鸟”。唐陶翰《送金卿归新罗》诗:“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词语衔木鸟】   汉语大词典:衔木鸟

  • 不虚美,不隐恶

    不虚报美好的,不隐瞒丑恶的。 表示记事符合实际。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宋.张咏《益州重修公署记》:“稽事理,合化元,不虚美,不隐恶,文成笔端,动即

  • 圯编

    同“圯桥书”。宋李义山《祝英台近.寿张路钤》词:“直须用了圯编,封侯万户,却归共、赤松翁约。”

  • 摧枯振朽

    犹摧枯拉朽。《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摧枯振朽,易为力乎。”见“摧枯拉朽”。《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易为力乎。”【词语摧枯振朽】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