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卷四):“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演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如戛釜撞瓮耳!”原是说读屈原的《离骚》,必须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否则读起来象“戛釜撞瓮”,声音
《史记.高祖功名侯者年表序》:“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列社稷曰勋;以言曰劳;以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后因以“勋伐”通称功绩。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
谓同类事物相聚一处。《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孔颖达疏:“方谓法术性行,以类共聚。”晋 皇甫谧《三都赋》序:“土有常产,俗有旧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聂绀弩《论通天教主》:“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太祖皇帝(赵匡胤)将展(展据它本改)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赵普字则平,宋时蓟人)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
同“手版倒持”。宋吴潜《永遇乐.会老香堂和美成》词:“书空底事?那堪手版持倒!今来古往,几见北邙人晓。”
亦作“上梁不正下梁歪”。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势必也跟着学坏。元代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月馆风亭,则为这虔婆上梁不正。这些时消疏了燕燕莺莺。”《缀白裘.铁冠图.夜乐》:“不要怪他们,这叫做上
《后汉书.孔融传》:“论曰:‘……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槩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唐.李善注:“《左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古代以为鼎是国之根本
同“九日落”。唐周鍼《羿射九日赋》:“张元钧之在手,期九乌之应弦。”
同“玉版师”。宋杨万里《记张定叟煮笋经》诗:“菘羔楮鸡浪得名,不如来参玉板僧。”【词语玉板僧】 汉语大词典:玉板僧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伐木》诗中只说“鸟鸣”,并未指明为何鸟。《毛诗》将“嘤其鸣矣”解为“莺其鸣矣”,此说见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