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伊于胡厎

伊于胡厎

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首助词,无义。)于胡底(厎:音zhǐ后亦写作“底”)。”郑玄笺:“于往底,至也。我视今君臣之谋道往行之,将何所至乎?言必至于乱。”

伊于胡底意思是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后因以“伊于胡底”用为表示不堪设想的典故。

清.黄爵滋《论禁烟书》:“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词语伊于胡厎】  成语:伊于胡厎

猜你喜欢

  • 绨袍恋恋

    源见“绨袍惠”。形容在贫困中旧友情深,关怀备至。清黄景仁《丰乐楼.闻龚梓树携室之河南》:“当年落魄,头蒙败絮,身被短褐,非足下,绨袍恋恋何人者?”【词语绨袍恋恋】  成语:绨袍恋恋汉语大词典:绨袍恋恋

  • 织屩易米茗

    源见“居士屩”。指隐逸之士自食其力。明高启《咏隐逸.朱桃椎》诗:“织屩易米茗,于人又何求?”

  • 陨雹飞霜

    源见“六月飞霜”。指遭受冤枉和诬陷。明屠隆《綵毫记.远谪夜郎》:“金门侍臣李白遭诬枉,下浔阳诏狱,钩治永王逆党。臣知冤状,义激冲冠,代为稽颡。念陨雹飞霜,孤忠可亮。”并列 陨,从高空掉下。据汉·王充《

  • 作法自毙

    《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卒,太子(名驷,秦惠王,也称秦惠文君)立。公子虔(太子驷的老师,秦国贵族,因太子犯法受刑,与商鞅结下仇恨)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指店

  • 昌亭旅食

    源见“昌亭之客”。谓寄人篱下。唐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诗:“下驿交穷日,昌亭旅食年。”其他 昌亭,地名,指下乡(今属江苏淮阴)昌亭。寄食在下乡南昌亭长处。借指寄人篱下。唐·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

  • 空群冀北

    源见“马空冀北”。比喻人才被招揽已尽。明夏完淳《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群冀北。”

  • 暖律

    源见“邹衍吹律”。古时以时令合乐律,因以“暖律”指温暖的节候。唐罗隐《岁除夜》诗:“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明方孝孺《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风方刚。”【词语暖律】   汉语大词典:暖律

  • 谢氏塘

    同“谢池”。宋侯寘《浣溪沙.次韵杜唐佐秋怀》词:“春梦惊回谢氏塘。箧中消尽旧家香。”

  • 征贾生

    同“宣室召”。唐李白《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

  •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志:思想感情。 蕴藏在作者内心里的是情志,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诗篇。语出《文选.卜子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心雕龙.明诗》:“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