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

唐.孟荣《本事诗.情感》记述了这样一个美妙的故事:唐朝时候,博陵人崔护曾于清明日独自一人到长安城南郊外去游玩,在村边一处人家,见有一女子独自倚着一株小桃树伫立观望。那女子瞩目流盼之间,似乎对面前的陌生男子,颇寄以意想。第二年清明节的时候,崔护若有所念地又来到庄上寻访。只见大门扃闭,桃花盛开,却不见一个人影儿。失望之余,感慨系之,便命笔题写一绝于左扉之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一作“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即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又题作《游城南》诗。崔护再循桃源旧路,只见桃花依旧,芳踪人面却失之杳然,空留得一片思絮,无限怅惘。后因称男女相见,无缘相偕,男子追怀往事为“人面桃花之感”,也常借以表达爱情失意的情怀。

宋.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听琵琶》:“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美人首》:“昔日相思已化灰,桃花人面费疑猜;想从海外飞头国,一夕无端飞得来。”


并列 ①指好像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语出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明·梅鼎祚《玉合记·言祖》:“蝉联岁华,怕游丝到处将春挂,闷孤眠帐额芙蓉,可重逢~。”△褒义。用于描写妙龄女子。→豆蔻年华 秀色可餐 花容玉貌 ↔人老珠黄 年老色衰 秋扇见捐。也作“桃花人面”。②形容一见钟情后不能再见的女子,并因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语本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明·王錂《春芜记·邂逅》:“看残英缀旧枝,弱柳抟轻絮。~几度空相对。”△用于描写男女恋情。


【典源】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弟。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菽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今译】 唐代崔护在清明日去郊外游春,见到花木掩映中有一人家,于是扣门求水,有一女子开门,为他取水饮,自己倚着桃枝伫立,姿态美艳,情意绵绵。第二年清明,崔护思念,又前往寻访,见门上有锁,不禁失望,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貌美如花; 或形容男女之间恋情之事; 也用以咏桃花、春景等。

【典形】重来崔护、春风人面、花忆映门、去年崔护、去年人面、人面、人面桃花、桃花面、桃花人面、笑桃人、夭桃朱户、笑桃朱户、谒浆崔护、人映桃花、当年人面、题诗崔护、情事此门中、露桃如面、笑春人面、人面依然、人面如故、人面何处。

【示例】

〔重来崔护〕 明·黄峨《风入松》:“觅水重来崔护,看花前度刘郎。”

〔春风人面〕 元·白朴《水龙吟·丙午秋到维扬》:“情缘未了,谁教重赋,春风人面。”

〔花忆映门〕 明·高启《赋得桃坞送别》:“叶闻渡江唱,花忆映门题。”

〔去年崔护〕 宋·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去年人面〕 宋·刘镇《水龙吟·丙戌清明》:“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

〔人面〕 清·钱谦益《风暮杂怀》之三:“矢桃赢得看人面,衰柳何妨惹鬓丝。”

〔人面桃花〕 宋·柳永《满朝欢》:“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桃花面〕 宋·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

〔桃花人面〕 宋·蔡伸《洞仙歌》:“但人心坚固后,天也怜人,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

〔笑桃人〕 清·项鸿祚 《南浦·咏柳》:“可惜笑桃人别后,孤负年年青眼。”

〔夭桃朱户〕 宋·万俟雅言《三台·清明应制》:“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

〔笑桃朱户〕 清·朱彝尊《金缕曲·初夏》:“花源岂是重来误? 尚依然倚杏雕栏,笑桃朱户。”

〔谒浆崔护〕 元·郑光祖《梧桐树·题情》:“我做了谒浆崔护违前约,采药刘郎没下梢。”


【词语人面桃花】  成语:人面桃花汉语词典:人面桃花

猜你喜欢

  • 望气

    指秦汉方士望气之术:观望天上云气以测知吉凶的征兆。这是以气象附会人事的一种迷信说法。《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汉书.郊祀志》:“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

  • 驱鸡

    汉荀悦《申鉴.政体》:“睹孺子则驱鸡也,而见御民之方。孺子驱鸡者,急则惊,缓则滞。方其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南;方其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北。迫则飞,疏则放。志闲则比之,流缓而不安则食之。不驱之驱,驱

  • 监门之养

    借指粗劣的食物。《史记·李斯列传》: “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 参见:○茅茨偏正 守门人的生活用度。比喻生活极清苦节俭。《史记·李斯列传》:

  • 多多益善

    指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我带兵是越多越好。后以此典表明越多越好之意。楚、汉战争中,韩信作为刘邦的主要大将,率领汉军,击败最强对手项羽,平定了天下。但刘邦逐渐剥夺韩信王位和兵权,改封韩信齐王

  • 廉石

    同“郁林石”。清钱谦益《陈大绶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大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之寒毡未改;门庭寂若,传家之廉石犹新。”【词语廉石】   汉语大词典:廉石

  • 漂母进饭

    源见“一饭千金”。比喻施恩于人。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序》:“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主谓 指施恩而不图报答。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

  • 白云心

    晋左思《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南朝 梁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一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后因以“白云心”喻指隐逸的心志。唐钱起《蓝田溪与渔者宿》

  • 荻字书

    源见“芦荻画灰”。谓用荻画灰教子学书。清顾炎武《表哀诗》:“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

  • 尸归马革

    源见“马革裹尸”。谓忠勇报国,效死沙场。清张问陶《无题》诗之三:“尸归马革恩终负,雪冷靴刀鬼不雄。”

  •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孙子.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孙子在谈到攻守的关系时说:当我军不可能战胜敌军时,应采取防守的方法,当有可能战胜时,应进行攻击。防守是因为胜利的条件不充足,进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