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古代以阴阳解释万物化生,凡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皆分属阴阳。意即矛盾对立事物的双方。道:古代唯心主义者所谓的宇宙精神本原。古代唯物主义者指为事物的普遍规律。 一阴一阳的矛盾变化就叫做“道”
晋.葛洪《神仙传》卷二《王远》:王远“入山修道道成,汉孝桓帝闻之,连征不出。……初,远欲东入括苍山,过吴,住胥门蔡经家。蔡经者,小民耳,而骨相当仙。远知之,故住其家。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欲取汝
源见“仲子灌园”。借指隐居者的田园。宋 陈韡《哨遍.陈抑斋乞致仕》词:“这仲子蔬园,三公不换,况东陵自来瓜美。”
远:用作动词,是使他远离的意思。庖厨:厨房。 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叫声,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这就是君子之所以把厨房摆得离自己远远的地方的缘故。语出《孟子.梁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是很贵重的。孔子以此来夸奖子贡有才干,堪当大任。后因以“瑚琏质”、“瑚琏
同“狂吟老监”。宋王之望《鹧鸪天.台州倚江亭》词:“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诗。”
《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宫……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后以“块苏”谓像土块草堆一般粗劣低贱之物。宋苏轼《石芝诗》:“跪陈八簋加大瑚,化人视之真块苏。”【词语块苏】 汉语大词典:块苏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友。宋王安石《寄致政吴虞部》诗:“嗟我欲归真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源见“捉衿见肘”。谓处厄境而豁达。宋苏轼《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诗:“遥知送别处,醉墨争淋纸。我以病杜门,《商颂》空振履。”【典源】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緼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
同“汗血马”。晋葛洪《抱朴子.文行》:“汗血缓步,呼吸而千里。”【词语汗血】 汉语大词典: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