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若不能从长计议考虑问题,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

元.郑德辉《㑇梅香》一折:“非是我心多,岂不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金瓶梅词话》九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如到官处断开了,庶杜绝后患。”


其他 如果没有深远的谋划,忧愁就会到来。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金瓶梅词话》9回:“~,不如到官处断开了,庶杜绝后患。”△多用于表示谋略策划。


【词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成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汉语词典: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猜你喜欢

  • 庾悦吝子鹅

    《宋书.庾悦传》:“初(刘)毅家在京日,贫约过常,尝于乡曲士丈夫往东堂共射。时悦为司徒右长史,暂至京,要府州僚佐共出东堂。毅已先至,遣与悦相闻,曰:‘身久踬顿,营一游集甚难。君如意人,无处不可为适,岂

  • 西江救涸辙

    源见“涸辙之鲋”。谓远水不解近渴,无济于事。明唐顺之《与洪方州主事》:“此事须速,不然则挽西江救涸辙也。”

  • 鹑衣百结

    源见“子夏衣”、“百结”。形容衣服破烂不堪。宋赵蕃《大雪》诗:“鹑衣百结不蔽膝,恋恋谁怜范叔贫?”主谓 鹑,鹌鹑鸟,它的尾秃,如同补缀连结似的。结,悬挂连缀。形容衣服破烂。语本《荀子·大略》:“子夏贫

  • 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耻:用作动词,以……为可耻的意思。躬:自身。逮:赶上。 言语不轻出口,怕的是自己的行动跟不上。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君子不耻其

  • 进履桥边

    同“圯桥进履”。清钱谦益《李太公寿》诗:“赤松 黄石皆仙侣,进履桥边问子房。”

  • 杞梓

    《国语.楚语上》:“子木与之语,曰:‘子虽兄弟于晋,然蔡吾甥也,二国孰贤?’(子家)对曰:‘晋卿不若楚,其大夫则贤,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虽楚有材,不能用也。’”春秋时,声子子家是

  • 黔公衾

    同“黔娄被”。清吴嘉纪《哭刘业师》诗之一:“黔公衾不足,卜氏泪方垂。”

  • 吹求

    源见“吹毛求疵”。谓刻意挑剔毛病。宋苏辙《李谏议谢二府启》:“虽循省之无瑕,顾吹求之已密。”《明史.李士柔传》:“诰敕用宝,岁有常期,未有十年后用宝进呈,吹求当制者也。”亦用为审察的谦词。清王鹏运《彊

  • 怀鹞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中。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征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于怀中。”此事又见宋.

  •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皱眉:蹙紧双眉,形容忧虑的样子。切齿:形容仇恨的样子。 一生不做亏损人的事,世上就不会有仇恨自己的人。语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二引《复斋漫录》:“邵尧夫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自云未尝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