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囊中诗”。清孔尚任《挽孙豹人》诗:“吾学壮未成,役役从人后。滥积囊中篇,芟存赖老友。”
《史记.留侯世家》:“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
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又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长卿(相如字)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后因以“病相如”比喻多病多愁的文人才子。
至:极限。尽:尽头。 赞美之辞,意谓达到了顶点,无以复加。语出《庄子.庚桑楚》:“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宋.曾季狸《艇斋诗话》:“予观其序(按:指吕
源见“丰城剑气”。形容才能出众。清 王春之《念奴娇.对镜》词:“剑跃双龙,笔摇五岳,也是闲筋斗。”
源见“铸成大错”。指重大错误。清魏源《寰海》诗之十一:“从来御寇须门外,谁溃藩篱错六州!”
源见“广陵散”。指绝响。用以缅怀旧友。唐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缅慕风流神期如在因重题此作》诗:“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弦?”
源见“同声相应”。谓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主谓 原为同类事物相互感应
松柏冬夏常青,岁寒不凋,比喻忠贞的操守。《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影也。’”《史记.伯夷列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举世污浊,清士乃见。”【词语松柏】 汉语大词典:松柏
《左传.昭公十八年》:“夫学,殖也;不殖将落。”杜预注:“殖,生长也;言学之进德,如农之殖苗,日新日益。”后因以“学殖”泛指学业,学问。元杨载《送丘子正之海盐州教授》诗:“化炉新鼓乐,学殖重耝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