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九事八为律

九事八为律

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从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之言。……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汉代主父偃因学的是长短从横术,所言九事,有八为律令之事。后因用为“三句话不离本行”之典。

宋.黄庭坚《寺斋睡起二首》(其二):“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


猜你喜欢

  • 口耳之学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

  • 三耳秀才

    张君房《脞说》:“隋董慎为冥府追为右曹从事,仍辟常州秀才张审通管记。慎令为判,申天府。有黄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当。慎大怒,呼左右,取方寸肉塞其一耳。审通遂再判之。后有天符来云,甚允当。慎喜,命左右割去

  • 惩恶劝善

    同“劝善惩恶”。唐刘知幾《史通.忤时》:“《春秋》之义也,以惩恶劝善为先。”并列 惩办邪恶,劝勉向善。语出《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孙犁《秀露

  • 三里雾

    《后汉书.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自以不如楷,从学之,楷避不肯见。”三里雾,亦即浓雾,令人迷而不见的氛围环境,后用以借指道术。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

  • 范雎袍

    同“范叔袍”。清杜岕《雪兴》诗:“愁披周穆传,寒忍范雎袍。”

  • 运筹帷帐

    同“运筹帷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宋 绍兴省试《高祖能用三杰赋》,一卷文甚奇,而第四韵押‘运筹帷帐’。考官以《汉书》乃‘帷幄’,非‘帐’字,不敢取。出院以语周益公,公曰:有司误也,《史记

  • 洛阳少年

    同“洛阳才子”。唐高適《古歌行》:“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

  • 驴唇不对马嘴

    见〔牛头不对马嘴〕。见“牛头不对马嘴”。《儿女英雄传》25回:“一段话说了个乱糟糟,~。”【词语驴唇不对马嘴】  成语:驴唇不对马嘴汉语大词典:驴唇不对马嘴

  • 三夫之对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

  •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人类社会的产生已经很久了,一个时期太平,一个时期又混乱。 意谓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就是在“一治一乱”中发展的。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天下之生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