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久假不归

久假不归

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认为,尧舜是本着天性自然施行仁义的,商汤和周武王是修身养性勉力施行仁义的,至于五霸,只是假借仁义作幌子,以行其私,长此以往,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没有仁义的呢?言外之意是,于是世风日下,假仁义之伪君子便到处都是了。后常用其字面意义,表示借别人的东西,长久不还,据为己有。

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七:“煨烬之余,所存不多。诸侄辈不能谨守,又为亲戚盗去,或它人久假不归。”


偏正 ①借用很久而不归还。语本《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7:“煨烬之余,所存不多,诸侄辈不能谨守,又为亲戚盗去,或他人~。”②比喻迷失道途,不能及时返回。《儿女英雄传》30回:“你我若不早为之计,及至他~,有个一差二错,那时就难保不被公婆道出个不字来,责备你我几句。”△贬义。常用于写人处事行为失当方面。


【词语久假不归】  成语:久假不归汉语词典:久假不归

猜你喜欢

  • 春婆

    同“春梦婆”。陈蜕《怀隐寺》诗之三:“远谪还能偕慧婢,行吟尚自感春婆。”

  • 伊籍一拜

    《三国志.蜀书.伊籍传》:“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表卒,遂随先主南渡江,……为左将军从事中郎。……遣东使于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即对曰

  • 圯桥纳履

    同“圯桥进履”。明李东阳《张子房》诗:“博浪椎车亦壮哉,圯桥纳履大低回。”

  • 李广未封侯

    同“李广难封”。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 更化

    改旧更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汉书.董仲舒传》:“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 巢毁卵破

    比喻父母得祸,株连到子女。《后汉书.孔融传》:“(融)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序,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

  • 力士羞

    同“力士脱靴”。金元好问《即事呈邦瑞》诗:“开尊便觉贤人近,污足宁论力士羞。”

  • 列子车

    源见“列子御风”。指风。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诗:“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

  • 箫史

    同“萧史”。宋赵以夫《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词:“我酌君斟,我词君唱,谁似卿卿箫史。”清李渔《慎鸾交.目许》:“却像要趁扁舟,入五湖,随箫史,归蓬岛。”【词语箫史】   汉语大词典:箫史

  •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人:一作“仁”。 不要相信他立身正直,须要提防他为人不仁。 古代熟语。表示对人不可轻易相信,放松警惕。语出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结交警语》:“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西游记》八一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