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折中。庸:平常。道:主张、学说。“中庸之道”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后因以“中庸之道”作为调和折中的典故。明.归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是以不克安居徐行,以遽入于中庸之道。”


偏正 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处世态度。语本《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多用于描写为人处世方面。→执两用中 ↔厚此薄彼


【词语中庸之道】  成语:中庸之道汉语词典:中庸之道

猜你喜欢

  • 蜡代炊

    源见“石崇斗奢”。以蜡烛当柴烧饭。形容极为奢侈。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阁用藜燃火,厨羞蜡代炊。”

  • 虫叶成字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病已,汉宣帝名。后以“虫叶成字”指称谶纬。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于是伎数之

  • 谢枕

    源见“梦惠连”。谓梦中觅佳句。宋宋祁《秋日射堂寓目呈应之》诗:“谢枕吟魂迷带草,嵇衿真虑属堂萱。”【词语谢枕】   汉语大词典:谢枕

  • 郑姬谤

    源见“掩鼻计”。谓因妒忌而毁谤。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

  • 袁安困雪

    同“袁安高卧”。晋陶潜《咏贫士》诗之五:“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 山翁烂醉

    同“山公醉酒”。宋林逋《池上春日即事》诗:“已输谢客清吟了,未忍山翁烂醉归。”

  • 五行俱览

    同“五行俱下”。唐 于敬之《桐柏真人茅山华阳观王先生碑铭》:“初在法主座下听《老子西升灵宝南华真人论》,退席之际,即为人讲说,五行俱览,一字无遗。”

  • 连鼓

    汉王充《论衡.雷虚》:“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相连之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意也。”古代传说雷公击连鼓化作

  • 蔺舌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

  • 止足之分

    止足:安分守己的意思。知道止足之分,就能量力守志,或自甘退隐,摆脱荣辱。晋代潘岳《闲居赋》:“于是览知止足之分。”《世说新语.言语》:“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词语止足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