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道主

东道主

本指东路上的主人。后泛指居停主人,亦称以酒食请客者为东道主。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合兵伐郑。在兵临城下之际,郑文公派遣烛之武夜往秦营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大国攻打郑国,郑国肯定灭亡。如果灭掉郑国对你有好处,你劳师动众当然值得。但是,晋国在我们两国之间,要把郑国收归秦有,您知道这是无法办到的。这样看来,您又何必灭郑而便宜晋国呢?晋国实力增强一分,您的国力就削弱一分。如果留下郑国作为东道主,你们如果有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应所需物品,这对你们没有任何坏处……秦穆公听了这番话非常赞成。立刻与郑人订立盟约并派兵帮其把守,自己则率军而还。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例句】:

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一二四《复杨都督书》:“武林游目,大是佳事,况重之以东道主哉”!


偏正 指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唐·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君为~,于此卧云松。”△多用于称呼方面。也作“东道交”、“东道主人”。


生活中,以酒食请客者为 “东道主”,请客即为 “作东”、“做东道”。

东道”是什么意思呢? 怎么同请客有关系呢?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在危急之际派烛之武去离间秦晋联盟。烛之武对秦君说:“我们郑国跟你们秦国并不搭界,中间隔着一个晋国,如果我们郑国被灭亡了,只能是使晋国的版图扩大了; 晋国强大了,对你们秦国也会有威胁啊! 如果让我们郑国存在下去,那么贵国以后到东方远行的使者,在东道上如果缺吃少用,我们会提供、招待呀! 这对贵国有什么不好呢?”烛之武后面的话原文是: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使者) 之往来,共 ( 供)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郑在秦的东边,可以提供秦国使者的食宿,故称为 “东道主”,意即 “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君听罢此言,甚觉有理,便撤回了围郑之军,还派人帮助郑国守卫。

后世遂以用酒食招待客人 ( 请客) 者为 “东道主”。


【词语东道主】  成语:东道主汉语词典:东道主

猜你喜欢

  • 广陵观涛

    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䘏然足以骇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濯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

  • 梦花

    同“梦笔生花”。元郭畀《赠笔工范君用》诗:“梦花不羡雕鸟巧,试草曾供倚马忙。”【词语梦花】   汉语大词典:梦花

  • 水仙上鲤鱼

    同“水客骑鲤”。唐李商隐《板桥晓别》诗:“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 幕下莲

    同“幕府莲花”。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冉弱营中柳,披敷幕下莲。倘能容委质,非敢望比肩。”

  • 触山之力

    形容非凡的气力。南朝宋刘峻《辩命论》: “触山之力无以抗; 倒日之诚弗能感。” 参见:○天柱折偏正 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比喻无穷的力量。南朝梁·刘峻《辨命论》:“~,无以抗;倒日之诚,弗

  • 铁石心肠

    心肠坚如铁石。形容人不动感情。亦作“铁肠石心”。唐代皮日休《桃花赋.序》:“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复斋漫录》:“晁无咎玉山过彭门,而无己废居里中,无咎出小鬟舞梁州佐酒,无

  • 泣路岐

    同“杨朱泣歧路”。岐,通“歧”。唐李白《古风》之五九:“恻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路岐有南北,素丝易变移。”【词语泣路岐】   汉语大词典:泣路岐

  • 云梯

    借指攻战的利器。唐赵嘏《平戎》诗:“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 参见:○墨守输攻【词语云梯】   汉语大词典:云梯

  • 问牛知马

    《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价),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问牛知马”比喻从侧面推究,得以明白事实真相。南朝陈.徐陵《晋陵

  • 索槟榔

    源见“一斛贮槟榔”。泛指白吃他人酒席。宋陈克《南歌子》词:“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