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海孝妇

东海孝妇

东海:郡名,在今山东至江苏沿海地区。汉朝时,东海郡有位孝妇,年轻守寡,没有子女,孝养婆母很恭谨。婆母让她改嫁,她不答应。婆母对邻居说:“媳妇侍奉我很勤苦,她年轻守寡,又没有孩子,太可怜了!我这么老了,却去连累这年轻媳妇,真不知怎么办了?”后来婆母自缢身死,婆母的女儿到官府告状,说是媳妇害死了婆母。官府严刑拷问,孝妇屈打成招。案卷送到郡府,负责刑狱的于公认为孝妇奉养婆母十多年,是有名的孝妇,婆母一定不是她杀死的,但太守却固执己见。于公与之争辩,但无济于事,就抱着案卷在郡府大堂上痛哭,然后称病辞职。太守竟判孝妇死刑,结果使东海郡干旱三年。后以此典指人受诬蒙冤,亦形容天旱无雨。

【出典】:

汉书》卷71《于定国传》3041、3042页:“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例句】:

唐·白居易《郊陶潜体十六首》之10:“东海杀孝妇,天旱逾年月。” 唐·王巨仁《愤怨诗》:“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 宋·苏轼《五禽言》之5:“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干,不如广汉庞姑去且还。” 宋·苏辙《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传闻四方同此苦,不关东海诛孝姑。” 宋·陆游《悯雨》之2:“微风敢喜北窗卧,大旱恐非东海冤。” 元·关汉卿《窦娥冤》3折:“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明·刘基《夏夜台州城中作》:“古时东海辟孝妇,草木枯瘁连三冬。” 明·徐渭《送某人之台州》:“南冠琴两奏,东海旱三年。”


【典源】《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无子,养姑甚谨,姑欲嫁子,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絫(lei) 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东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今译】 汉时东海郡有位孝妇,年轻守寡又没有儿子,奉养婆婆很恭谨,婆婆想让她出嫁,她始终不肯。婆婆对邻人说:“孝妇奉养我很劳苦,我可怜她没有儿子守寡。我已经老了,这样长久拖累她,可怎么办好啊?”后来婆婆自缢而死。婆婆的女儿告状说:“媳妇杀了我母亲。”官府捉去孝妇,孝妇辩白自己没有杀,官吏用刑拷问,孝妇无法只得屈打成招。文书送到府里,主管刑事的于公认为孝妇养婆婆十几年; 孝行闻名,定不会是她杀的。而太守不听,于公争辩也无用,抱着文书,在府大堂上痛哭,然后辞职。太守竟将孝妇处死,结果郡中大旱三年。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遭受诬陷,蒙受冤屈; 也形容天旱。

【典形】 东海旱三年、东海孝妇、东海冤、辟孝妇、杀孝妇、孝妇冤、诛孝妇。

【示例】

〔东海旱三年〕 明·徐谓《送某人之台州》:“南冠琴两奏,东海旱三年。”

〔东海孝妇〕 宋·苏轼《五禽言》之五:“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干,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

〔东海冤〕 宋·陆游 《闵雨》 之二:“微风敢喜北窗卧,大旱恐非东海冤。”

〔辟孝妇〕 明·刘基《夏夜台州城中作》:“古时东海辟孝妇,草木枯瘁连三冬。”

〔杀孝妇〕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东海杀孝妇,天旱逾年月。”

〔孝妇冤〕 元·关汉卿《窦娥冤》:“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诛孝妇〕 宋·苏辙《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传闻四方同此苦,不关东海诛孝妇。”


【词语东海孝妇】   汉语词典:东海孝妇

猜你喜欢

  • 刻烛成篇

    源见“击钵催诗”。形容文思敏捷,文才出众。清吴伟业《题西泠闺咏》之二:“卖珠补屋花应满,刻烛成篇锦不如。”【词语刻烛成篇】   汉语大词典:刻烛成篇

  • 擅场

    《文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薛综注:“言秦以天下为大场,喻七雄为斗鸡,利喙长距者终擅一场也。”此以斗鸡场比喻秦国以强盛,并吞六国,专据一场。后以“擅场”喻技艺超群。唐杜甫《冬

  • 盗泉一饮

    源见“不饮盗泉”。比喻稍微接触一下邪恶的事物。清黄遵宪《述闻》诗:“说有苍天不死方,盗泉一饮众皆狂。”

  • 知其雄,守其雌

    雄:比喻刚强。雌:比喻柔弱。 明知什么是刚强,但安守柔弱,不与人争。 古代道家所奉行的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语出《老子》二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清.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卷上:“

  • 刘伶病酒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

  • 薛瘝读易

    易:即《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明代薛瑄(1392-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曾任山东提学佥事、大理寺丞,官至礼部右侍郎。治学宗程

  • 优昙一现

    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现即逝,难得见到。唐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 “遂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仿佛日之再中,庆优昙之一现。” 参见:○昙花一现见“昙花一现”。优昙,指优昙钵花,简称昙花。语本《法华经·

  • 桓伊独吹

    源见“桓伊三弄”。称赞人擅长吹笛。北周庾信《对酒》诗:“惟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 怀芹

    源见“献芹”。即献芹。明何景明《子衡在狱感怀二十韵》:“斗间谁辨剑,野外枉怀芹。”

  • 滥齐竽

    同“滥吹竽”。孙为霆《一枝花.自题巴山樵唱》套曲:“俺也曾几年南郭滥齐竽,因此上拈毫能写乔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