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畏虎

不畏虎

晋书.郭文传》:“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 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尝有猛兽忽张口向文,文视其口中有横骨,乃以手探去之,猛兽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温峤〕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后因以“不畏虎”称颂高人隐士。宋苏轼《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曰避世堂》诗:“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


猜你喜欢

  • 全疏勒

    《后汉书.耿弇列传》附《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

  • 孤芳

    孤特独秀的花,旧时常用来比喻人品高洁。南朝梁沈约《谢齐竞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但后代又用来比喻自命清高、脱离众人的人,如“孤芳自赏”,往往含贬义。【词语孤芳】   汉

  • 空门垂雀罗

    同“开门见雀罗”。唐陶翰《燕歌行》:“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

  • 安石对哀筝

    源见“闻筝堕泪”。谓哀叹忠良见疑。宋钱惟演《泪》诗:“夜半商陵闻别鹤,酒阑安石对哀筝。”

  • 神山鳌戴

    源见“龙伯钓鳌”。喻指海上岛屿的奇观。清赵怀玉《金缕曲.喜晤杨遵路》词:“澎湖东去涛千派,尽容看、扶桑日出,神山鳌戴。”

  • 苏家二顷田

    同“苏家负郭田”。元 杨维祯《访倪元镇不遇》诗:“白头未遂终焉计,犹欠苏家二顷田。”

  • 郑乡

    同“郑公乡”。南朝 梁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芜没郑乡,寂寞杨冢。”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郑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词语郑乡】   汉语大词典:郑乡

  • 东床择对

    源见“坦腹东床”。谓择婿。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七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主谓 指选择女婿。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七秩障词》:“~,得凤举之名英;中冓宣劳,

  • 玉凫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载:汉灵帝耽于淫乐,建裸游馆,日夜乘船游漾。选玉色宫人掌篙楫,故使舟覆,乃奏《招商》之歌,曰:“惟日不足乐有馀,清丝流管歌玉凫。”本喻水中的裸女。后以“玉凫”指美女。清汪懋麟《春

  • 附葭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唐.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附葭,沾亲。葭,芦苇;莩,苇中薄膜。汉时,人们常用“葭莩之亲”比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