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

病重到没有药可以治疗。比喻事情糟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周朝卿士讽谏周厉王的一首诗中说,老天正在逞凶暴,不要这样乐陶陶。老夫真心进忠言,小子趾高气扬多骄傲。不是我年高说胡话,你却拿我开玩笑。坏事干得太多了,实在无法挽救了。

【出典】:

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hé)熇,不可救药。”

【例句】: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宋·胡宏《皇王大纪论·文侯之命》:“及其末年,怠惰放纵,不可救药,日以衰微。”


偏正 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无法挽救。语出《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徐兴业《金瓯缺》:“负责伐辽战役的最高权力机构宣抚使司恰巧就是这样一个腐朽的机构,而马扩不幸又是这个腐朽机构中的一匹~的害群之马。”△喻指无法挽救。 →气息奄奄 ↔蒸蒸日上。也作“不可救疗”、“不可救训”、“无可救药”。


解释救、药:挽救、救治。指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事态已严重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多将,不可救药。”

周厉王姬胡是西周第十位国君,他即位后,昏庸无道,贪财好利,一方面剥夺贵族权力,另一方面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试图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完全垄断,因此招致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针对人们的不满,周厉王又施行高压政策,派人监视民众的言行,谁敢妄加议论,就立即杀死。人民忍无可忍,群起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面对这种情况,大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挽救国家。《板》就是凡伯劝谏周厉王的一首长诗,其中一节写道:“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这样盲目快乐。我的内心一片诚恳,小伙子们却骄傲自得。我所说的并非老昏之言,你们却拿来取笑戏谑。你们荼毒生灵,气焰日渐嚣张,真是病重得不能救治。”

可惜周厉王听不进任何意见,依旧我行我素,人民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发生暴动。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衰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近义病入膏肓

反义妙手回春

例句

做学问的人,如果患了穿凿的毛病,就将不可救药。


【词语不可救药】  成语:不可救药汉语词典:不可救药

猜你喜欢

  • 道远任重

    见“任重道远”。

  • 岩居穴处

    指隐居于山间的生活。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五:“虽岩居穴处,而王侯不能与争名。”《白虎通.号》:“故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岩居穴处,衣皮毛,饮泉液。吮露英。”并列 在深山洞穴中居住。原始社会中人的生

  • 赤骥换青娥

    源见“妾换马”。指人的倜傥风流。唐白居易《酬裴令公赠马相戏》诗:“安石风流无奈何,欲将赤骥换青娥。”

  • 面如傅粉,唇如涂朱

    傅:擦。朱:朱红,指红色化妆品。形容脸蛋白净,嘴唇红润。《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偶于途中望见异人,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歧路灯》第三回:“娄潜斋看那学生时,面如傅粉,唇如涂朱,眉目间一片聪明

  • 改张

    同“改弦更张”。晋葛洪《抱朴子.百里》:“夫百寻之室,焚于分寸之飚;千丈之陂,隤于一蚁之穴,何可不深防乎?何可不改张乎?”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今操琴不调,必知改张,摘文乖张,而不识所调。

  • 望尘

    同“望尘而拜”。唐王昌龄《长歌行》:“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李云逸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聊斋志异.续黄粱》:“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于门下,估计夤缘,俨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

  • 楚幕有乌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诸侯救郑,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楚国伐郑,诸侯国军队援救郑国,楚军连夜撤退,为防追击,留下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军幕空虚,所以乌鸦才

  • 一家之言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谈道:“我写作《史记》,就是为了探究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发展的变化,成为有独特见解的一家学说。”后以“一家之言”指有独到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专著,又作“一家之书”、

  • 风景这边独好

    这里的风景特别美好。 既用以赞美自然风光,也用以歌颂大好形势。语出毛泽东《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叶辉《商潮撼动“官本位”》(《光明日报》1993年2

  • 刘生荷锸

    同“刘伶荷锸”。明唐寅《进酒歌》:“君不见刘生荷锸真落魄,千日之醉亦不恶。”【词语刘生荷锸】   汉语大词典:刘生荷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