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豕涉河

三豕涉河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卜商字子夏,春秋时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当时的史书)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后以“三豕涉河”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梁书.裴子野传》范缜“表”:“且(子野)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通悦,音tuì,恰好,合宜)置之胶庠(周朝时学校名,胶为大学在王宫东面,庠为小学在西郊),以弘奖后世,庶一夔之变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


偏正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的讹误,以及误读误用。语出《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晋师己亥涉河也。”※豕,不读作zhū。△用于事理的正误类。→张冠李戴 鱼鲁帝虎。也作“三豕渡河”、“三豕金银”。


【词语三豕涉河】  成语:三豕涉河汉语词典:三豕涉河

猜你喜欢

  • 睡老黑甜

    同“黑甜”。元耶律楚材《才卿外郎五年上惠一书》诗:“睡老黑甜酣顺北,冷官清淡泊辽西。”

  • 对床

    同“夜雨对床”。金元好问《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床。”【词语对床】   汉语大词典:对床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大任:重大使命。是:这。 天将要把重大任务加到某人身上,就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意。 表示人必须经过痛苦磨练,才能担负重任。语出《孟子

  • 范祁连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传》附《耿恭传》:“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参见“范羌归”条)《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初

  • 祭鸟

    《逸周书.时训》:“处暑之日,鹰乃祭鸟。”朱右曾校释:“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郑玄注:“鹰祭鸟者,将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后不必尽食

  • 江淹笔

    源见“江淹梦笔”。喻出众的文才或文才出众者。唐黄滔《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内人未识江淹笔,竟问当时不早求。”明杨珽《龙膏记.下狱》:“江淹笔可传,邹阳才可攀,叹谁人能解今朝难?”【词语江淹笔】   

  • 赋长门

    源见“长门赋”。指写作《长门赋》一类作品。多以形容文才极高。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你赋《长门》不愧相如,贷监河真同庄叟。”

  • 西园拜官

    《后汉书.孝灵帝纪》:“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山阳公载记》:“时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次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

  • 纶翰

    源见“纶綍”。指皇帝诏敕文书。唐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掌中书之纶翰,加上公之冕服。”【词语纶翰】   汉语大词典:纶翰

  • 渭川渔

    源见“渭滨垂钓”。指归隐。金段成己《行香子.书舍偶成》词:“不如闻早,觅个归程,向渭川渔,东市卜,富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