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新婚三日来到厨房,洗净双手去作羹汤。 古时认为妇女的职责是“主中馈”,故用此二句作为新娘的生活实录。语出唐.王建《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儿女英雄传》二八回:“古者妇人,主中馈者也。……所以定要把这‘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的两句文章做足了。”
新婚三日来到厨房,洗净双手去作羹汤。 古时认为妇女的职责是“主中馈”,故用此二句作为新娘的生活实录。语出唐.王建《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儿女英雄传》二八回:“古者妇人,主中馈者也。……所以定要把这‘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的两句文章做足了。”
源见“灞陵呵夜”。借指退伍失势的老将军。唐罗隐《题新榜》诗:“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同“马融帐”。元丁复《送客》诗:“马帐朋方集,麟经讲未残。”清赵翼《王梦楼挽诗》:“生有笙歌矜马帐,死犹诗句在鸡林。”【词语马帐】 汉语大词典:马帐
同“青乌术”。清赵翼《伟儿葬金坛之夏萧邨哭以送之》诗之一:“爱深翻惑青乌说,远送枯骸葬异乡。”【词语青乌说】 汉语大词典:青乌说
《后汉书.宋均传》:“(宋均)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
“折柳”,或“折杨柳”是古代乐曲名,乐府诗题有《折杨柳》。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犹言行坐,躞蹀是小步行走的样子;座,同坐)吹长笛(行者和坐者都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同“大杀风景”。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去年,不知怎的这位勗本华尔先生忽然合于我们国度里的绅士们的脾胃了,便拉扯了他的一点《女人论》;我也就夹七夹八地来称引了好几回,可惜都是刺,失了蔷薇,实
源见“九老图”。指唐白居易退居洛阳时经常与之聚会的九位老人。香山,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处。他因之号香山居士。宋 赵必?《水调歌头.寿梁多竹八十》词:“不是商山四皓,便是香山九老,红颊白须眉。”
同“网开三面”。元陈栎《围猎》诗:“仁心谁去网三面,杀气似环城四周。”
源见“琴挑文君”。谓少妇寡居动情。北周庾信《岁晚出横门》诗:“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病,将死,凿楹(厅堂的前柱)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及壮,发书之言曰:‘布帛不可穷(穷,极尽,指奢用无度),穷不可饰(饰,服饰,以服装作打扮);牛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