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

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专一。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待妆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歧路灯》一六回:“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八拜之交,有福同享,有马同骑。那个若有三心二意,叫周将军监察。”亦作“二意三心”。元.杨梓《豫让吞炭》三折:“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亦作“三心两意”。《醒世恒言》卷三:“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这些东西,就是侄女自家积下的,也不是你本分之钱。”亦作“二心两意”。汉.王充《论衡.譋时》:“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并列 拿不定主意,感情、意志不专一,不坚定。也指主张、意见不统一。李劼人《大波》:“老汉,莫再~了,你只依我写封信去,把老大喊回来就是。”△贬义。用于人物对事的态度和对人的看法、情感方面。 →二三其德 ↔一心一意。 也作“二心两意”、“二心三意”、“二意三心”、“两意三心”、“三心两意”。


【词语三心二意】  成语:三心二意汉语词典:三心二意

猜你喜欢

  • 山阴道士鹅

    源见“换鹅书”。泛指鹅。喻指对书法作品的报答。宋黄庭坚《鹧鸪天》词:“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

  • 伐柯

    同“操斧伐柯”。宋苏轼《答秀州胡朝奉启》:“矜式百为,知伐柯不远。”源见“执柯”。谓作媒说亲。《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几件东西,奉与姨娘为伐柯之敬。”【词语伐柯】   汉语大词典:伐柯

  • 塞耳盗钟

    同“掩耳盗铃”。《魏书.尒朱荣传》:“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见“掩耳盗铃”。《魏书·尔朱荣传》:“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词语塞耳盗钟】  成

  • 泛宅五湖

    同“泛宅浮家”。元倪瓒《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诗:“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间。”

  • 载米

    源见“饮水”。称颂为官廉洁。清吴伟业《高凉司马行》:“官清喜得乡园近,载米尝闻上山郡。”

  • 樽中圣

    源见“清圣浊贤”。指美酒。唐权德舆《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

  • 阿房宫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阿房宫故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旁村。建于秦始皇三十五

  • 玉为琛

    《晋书.宋纤传》:“酒泉太守马岌,高尚之士也,具威仪,鸣铙鼓,造焉。纤高楼重阁,距而不见……(岌)铭诗于石壁曰:‘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郁,蔚若邓林。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晋

  • 投梭之拒

    同“投梭折齿”。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见“投梭折齿”。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虽遭~,而未能忘情者也。”【词语投梭之拒】  成语:投梭之拒汉语大词典:投梭之拒

  • 豹隐南山雾

    源见“南山雾豹”。比喻隐居远害,洁身自好,潜心进德修业。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之一:“何时鲲化北溟波,好在豹隐南山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