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日三,三日九

一日三,三日九

谓逐日积累,聚少成多。语出《平妖传》二〇回:“古人原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一日三,三日九,那里过得半月十日,桶里吃的渐渐浅了,床头钱渐渐短了。”明.罗懋登《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回:“果真一清请得这个小师父到碧峰会上敷衍真言,广言善一,一日三,三日九;一月三,三月九;一年三,三年九,人人说道:‘这等一位大禅师,岂可没个法名?’”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王立本天涯寻父》:‘一日三,三日九,这孩子顷刻便已七八个月了。”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搭帮一位本家借了我一笔本钱,叫我挑点零米卖,一日三,三日九,总多多少少赚得一点。”


【词语一日三,三日九】  成语:一日三,三日九汉语词典:一日三,三日九

猜你喜欢

  • 釜中之鱼

    源见“鱼游沸鼎”。比喻处于死亡边缘的人或事物。《元史.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杨八老和一群百姓们,都被倭奴擒了,好似瓮中之鳖,釜中之鱼。”偏

  • 范舟

    同“范蠡扁舟”。清 黄鷟来《触事感怀赋赠张二》诗:“葛井迹未湮,范舟事堪埒。”

  • 庐山真面目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无一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西庐山峰峦起伏,形态万千,重岩叠嶂,烟云缭绕,人在山中,极不易识其真貌。后用以比喻加以掩饰或隐藏不易识别的

  • 倒持干戈

    比喻拱手送权。《三国演义》第二回: “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参见:○倒持泰阿见“倒持泰阿”。【词语倒持干戈】  成语:倒持干戈汉语

  • 临财毋苟得

    毋:不。苟:随便。 面对钱财,不要随便取入私囊。语出《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镜花缘》一九回:“本地向无盗贼,从不偷窃,就是遗金在地,也无拾取之人。他们见了

  • 鱼鲁

    同“鲁鱼亥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先铅擿于鱼鲁,乃纷定于陶阴。”明 盛杲《〈齐东野语〉后序》:“传写既久,鱼鲁滋多。”【词语鱼鲁】   汉语大词典:鱼鲁

  • 金石为开

    源见“贯金石”。形容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拍案惊奇》卷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主谓 能将金石打开。形容只要真心诚意,就能产生无穷力量。语本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

  • 逄萌杀羿

    《孟子.离娄下》:“逄萌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相传古代逄萌拜羿为师,学习射箭神技。等他把羿的本领学到手后,心思天下只有羿的射技比自己强,于是便用木棍击杀了羿。后因以“逄萌杀

  • 名缰利锁

    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州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名缰利锁,是说名和利犹如拴马的缰绳,拘束人的枷锁,把人的思想牢牢系住。宋.柳永《乐章集.夏云

  • 温树不言

    同“温室树”。隋许善心《奉和赐诗》:“温树贵不言,克艰庶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