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狡兔三窟”。又《晋书.王衍传》载:王衍字夷甫,官居宰辅,并以二弟分领荆州、青州,王衍对弟说:你二人在外,我留京城,足为“三窟”。后亦以为典,喻多种图安避祸求福之法。宋苏轼《用和人求笔迹寄莘老》诗
赤身裸体。佛教徒用以比喻心无障碍、挂累,十分坦荡。《传灯录》卷八:南泉和尚问陆亘:“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主谓 原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语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8:“
源见“鲛人泣珠”。指神话中能流泪成珠的鲛人。柳亚子《新文坛杂咏.田汉》:“泣珠鲛女今何处?倘供诗人跃马来。”
《后汉书.王良传》载:王良受朝廷征召,行至荥阳,因病不能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后以“王良友笑”,指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宋刘克庄《
指帝王的侍从官。《墨子.号令》:“执盾、中涓及妇人侍前者。”《汉书.曹参传》:“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颜师古注:“涓,洁也,言其在内主知洁清洒扫之事,盖亲近左右也。”后来多用以称呼宦官。【词语中
同“吐哺握发”。清顾炎武《复周制府书》:“未得登龙,俄承遗鲤。将下交乎白屋,复宠贲乎元?。此真姬公吐握之风,当亦园 绮趍从之日。”
同“芒刺在背”。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见“芒刺在背”。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词
同“贞义女”。宋俞文豹《吹剑录》:“端平元年,邑宰徐进斋新其庙,文豹为作奉安祝词曰:‘惟此方之俗习,率勇敢于杀身。岂贞义之遗烈,犹隐然而在民。’”【词语贞义】 汉语大词典:贞义
同“甘雨随车”。清宋琬《谒先大夫于名宦祠》诗:“汉庭循吏传,不数雨随车。”
敬重鬼神,但是离它远远的。 后常用以表示对某人表示尊敬,但不愿意接近。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夏道尊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鲁迅《三闲集